黑灰产调查:让4000万人感染40万人死亡?英国"4000万群体免疫"惊呆全球!女王"逃离"伦敦


黑灰产业链深度调查




让4000万人感染?


40万人死亡?


英国这波"疯狂操作"震惊了全球!


确诊病例突破2万的意大利,还在奋力一搏,而确诊破千的英国,却放弃了治疗。


面对疫情的肆虐,英国是真准备“破罐破摔”了?


—01—

英国人慌了!

超10万人签字呼吁政府积极防控



截至发稿时,英国确诊病例总数达到1140例,有37746人接受检测。在过去的24小时内,英国死亡数字接近翻倍,由11人上升至21人


据央视新闻,截至当地时间3月14日上午,已有超10万人在请愿书上签字,呼吁英国政府采取“更积极的方式”,阻止疫情蔓延。


请愿书说,英国有必要效仿意大利,限制一切非必要市镇间人员流动,同时限制大型集会。


按英国相关规定,请愿人数超过10万,议会就应考虑对相关议题进行辩论。


据消息人士透露,英国下周将出台更严格的防控措施。




—02—

超500名学者联名反对“群体免疫”



3月13日,英国首席科学顾问接受英媒采访时表示,目前采取的政策中,包括需要约60%英国人感染轻症新冠肺炎,来获得群体免疫,从而达到保护全体英国人的目的。



“群体免疫”是否可以有效控制疫情,一时间成为英国各界热议的焦点。当地时间14日,英国科学界有近300名研究人员发布联名信,实名反对该防疫措施。


他们指出,英国的感染增长数据与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和德国等疫情严重国家的数据基本吻合。这表明,英国几天后的确诊病例预计将达到数千例。


他们在信中呼吁,英国政府应停止现在的无限制和群体免疫政策,必须立刻实施社交隔离(social distancing),否则英国医疗系统将会因收治大量重症病人而不堪重负。


截至当地时间14日晚11时,这封公开信已获得英国科学界296名研究人士的签名,另有33位国际人士签名表示支持。


另有超200名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发布公开信,指出约翰逊政府所谓“隔离疲劳”的观点论据不足。


他们在公开信指出,他们完全支持一种基于证据的、以行为科学为基础的政策方法,但他们不相信人们对“行为疲劳”已经有足够多的了解,也不相信这些见解在多大程度上适用于当前的特殊情况。


公开信最后敦促政府分享充足的证据来支撑其决定,以证明“行为疲劳”是做出这种决定的关键因素。否则“我们敦促政府重新考虑这些决定”。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则在13日再次呼吁,所有国家应寻找并检测每一例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做到应查尽查。


世卫组织发言人亚沙雷维奇14日接受央视主持人田薇专访时强调,任何国家都不能把“无力回天”当借口,自暴自弃。



—03—

“群体免疫”真能有效防控疫情?



3月13日,英国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兰斯爵士(Sir Patrick Vallance)就为政府抗击新冠病毒的方法进行了辩护。


瓦兰斯称,政府的方法是为了减缓疫情向峰值攀顶的坡度,并使人群中的免疫力得到增强。


他认为,目前英国政府采取的“延缓”政策中,包括需要约60%英国人感染轻症新冠肺炎,来获得群体免疫。将有限的医疗资源用于重症患者的救治,从而达到保护全体英国人的目的。


“群体免疫”(herb immunity)是一个医用术语,通常指足够多的人通过接种疫苗或通过接触感染对某种疾病产生免疫力,从而使该疾病不再能在其他人群中显著传播。


英国民间也有类似获得“群体免疫力”的做法,家长会把孩子带到出水痘的孩子家里聚会接触,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获得免疫力。


这种做法基于一个假设,即如果有足够多的人形成了免疫力,那么即使有些人没有免疫能力,这种疾病也会停止传播。


如何达到群体免疫,图自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


不过BBC称,新冠病毒和水痘难以相提并论,后者至少有疫苗和一套成熟的应对方案。


《卫报》也指出,这种防疫措施无疑将身体较弱、老年人暴露在健康风险之中,因为新冠肺炎至今为止没有可用的疫苗和有效快速的治疗方案。



—04—

病毒学家:英国模式是一场豪赌



据南方都市报 ,在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金冬雁看来,英国的防疫策略是一场豪赌,但也有其现实的无奈:病毒已然扩散,很难在小范围内彻底围堵。


就引发争议的“群体免疫”,人类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能维持多久尚是未知,“但如果群体免疫很快就衰减了,也是靠不住的。”


群体免疫更像是最后一道防线,各国都在采取力度不同的防控措施,但若这些方法不奏效,最后还是要靠群体免疫来挡住病毒传播。


金冬雁认为,各国的国情不同、防疫策略也不同,孰优孰劣需要综合评价,现在难以下定论。“要等到水退的时候,才能看出来谁没穿衣服。”


视野拉向全球,金冬雁告诉南都,传染病无国界,现在更要担心那些病例还很少的国家,控制全球疫情的代价可能很大。


由于新冠病毒的特性,中国面对可能的疫情“输入”,应当尽快摸清实际感染人数,明确无症状者、低症状的排毒量、传染特性。



—05—

疫情迫使英女王迁离伦敦

英国将隔离70岁以上老人



海外网3月15日消息,据BBC当地时间15日报道,英国卫生大臣确认,计划在未来几周内采取行动隔离70岁以上的老人,保护他们免受冠状病毒感染。


另据央视新闻,因英国疫情紧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近日已迁离白金汉宫,在伦敦以外的温莎城堡躲避。



皇室发言人表示,位于伦敦市中心的白金汉宫有500名工作人员,比起其他皇家领地,这里的潜在危险更大。


如果英国情况进一步恶化,即将94岁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和98岁的菲利普亲王将被安排到距离伦敦200公里的桑德林汉姆宫躲避。


据最新数据显示,英国卫生与社会保障部通报的1140名累计确诊新冠病毒感染者中,伦敦成为确诊患者最多地区,达到313人



—05—

“群体免疫”是不是拿民众当小白鼠?



3月13日,英国媒体播出的节目中,英国公共卫生部官员解释了英国政府的“群体免疫”策略。


主持人提出质疑称:这样的解决方案不是一种危险吗?你其实把那些更容易感染的人群当成了小白鼠。


这名官员否认称:我们确实在遵从科学,我们要求出现症状的人居家隔离7天,7天之后我们就不再认为他们具有传染性了。



—06—

张文宏:英国所谓“群体免疫”策略是否靠谱?



3月15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发文称,群体免疫(herd immunity或community immunity)又叫做社区免疫,也就是当足够多的人对导致疾病的病原体产生免疫后,使得其他没有免疫力的个体因此受到保护而不被传染。


群体免疫理论表明,当群体中有大量个体对某一传染病免疫或易感个体很少时,那些在个体之间传播的传染病的感染链便会被中断。


这种免疫力通常是由于已经接种疫苗而获得,比如天花疫苗的成果研制和接种,使人类或者全体免疫,最终消灭了这种传染病;或者来自于人群已经普遍接触或者感染过这种病毒,比如流感。


但遗憾的是,截止目前,在此次新冠病毒并没有疫苗成功来实现强大的群体免疫。



英国政府采取这个策略背后也是有理论的基础。


首先是流行病学的理论——普遍免疫可以形成稳态。


而一个现实则是,这次新冠疫情同样也存在着大部分感染患者为无症状或仅为轻症,可以在不经治疗或者对症治疗后自限性痊愈的特点;


此外,英国政府在发布会上也重申新冠的死亡率是1%。因此,通过放开疫情的防控,让大量人口感染后自愈获得免疫力,然后集中医疗力量救治人群中的危重症患者,也就是说不在防“感染”上花成本,而尽在防“死亡”上花成本。


在控制疫情的同时不会因为严格的管控措施牺牲社会活力和经济发展,尽量减小抗击疫情的代价,这就是英国所行策略背后的逻辑。


但是这样的一种“群体免疫“方式看似理论上可行,实际上是否真的能够成功,仍然存在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从中国的经验来看,中国竭尽全力保障了公民不受感染,在防控上不惜以牺牲经济为代价,在短时间内迅速降低了病毒的社区内传播,并迅速恢复社会秩序,竭力恢复社会经济的发展。


但是由于中国国家强大的决心和民众的配合力,这并不是其他国家都能够抄的作业。


如果做不到像中国这样短时间内结束战斗(2个月,正好碰到春节,给社会合理停摆创造了最佳时机)。


英国政府很清楚社会停摆的代价,所以提出 “群体免疫”策略至少也是一种理论。英国的策略是建立在大部分人在被病毒隐匿性感染后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从而在人群中获得普遍免疫的基础上。


但这种策略对个体而言是存在风险的,部分轻症患者会在无预警的情况下,骤然进展至危重状态,且危重患者救治极其困难。


实际情况下,从武汉前期经验和目前意大利、伊朗的疫情发展中,我们知道最大的风险是不加管控的疫情,一旦迅速蔓延,重症患者增多,若是医院应对不充分,有可能会导致医疗资源的挤兑。


但是如果管控好,则可以顺利过渡到常态化重症管理,像德国就是成功的典范。


群体免疫的策略,实际上不仅仅是一个科学的问题,可能会涉及一些人性和伦理的问题,也可能存在巨大的隐患。


在现代社会科技文明发展下,我们希望更多人能够获得更好生存的权利,而不是以个体的微弱力量去面对自然法则的“优胜劣汰”。


当我们面对一个有一定比例死亡病例的传染性疾病,在可能实现科学防控的情况下,选择群体免疫这种看似公平的策略,可能存在伦理的风险。



—07—

全球疫情在今年夏天结束基本已经不可能



张医生称,中国已经迈过至暗时刻。原本以为中国控制良好,世界也会同步控制,像新加坡、日本以及韩国等东亚国家都做的非常好。


但是现在欧洲突然成为疫情的新中心,给我们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后续我国仍然面临较大的输入性风险。


按照当前全球的抗疫情况,本场疫情在今年夏天结束基本已经不可能。如果意大利和伊朗的疫情继续向纵深演化,那么新冠的跨年度疫情风险越来越大。


张医生表示,中国下阶段面临的是管控输入性的巨大风险。上海目前面临最大的挑战是境外输入航班多,上海专家团队称我们不得不严阵以待,迎接“二次过草地”的挑战。


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 ▍




吃瓜网站吃瓜网站,进学习交流群


快告诉朋友,我在看!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吃瓜网站。 吃瓜网站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