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工信部传来消息!这30家车企“懵了”


面对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散乱的问题,国内相关部门开始着手准备清理企业的生产资质。

停产1年及以上 30家新能源车企“被点名”



9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工信中心”)发布了《关于对拟上报<特别公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第1批)>企业清单进行公示的通知》。


拟将停止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12个月及以上的30家企业名单上报工信部,其中包含华晨汽车、哈飞汽车、广汽本田、长安标致雪铁龙、重庆长安铃木、湖南恒润汽车、牡丹汽车、普天新能源汽车等。


在这30家新能源车企中,有上市公司旗下子公司、合资公司,有市场高度关注的明星公司,还有些则跟资本市场曾有过千丝万缕的联系。


拟上报的特别公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第1批)清单


序号

企业名称

1

天津天汽集团美亚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2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3

哈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4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5

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

6

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

7

西虎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8

湖南恒润汽车有限公司

9

芜湖凯翼汽车有限公司

10

天津市华夏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11

山西皇城相府宇航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12

沈阳森源艾思特福汽车有限公司

13

牡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14

中航爱维客汽车有限公司

15

盐城中威客车有限公司

16

宁波波导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17

杭州越西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18

金华市时空新能源车辆有限公司

19

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20

安徽冀东华夏专用车有限公司

21

安徽天康特种车辆装备有限公司

22

普天新能源汽车(山东)有限公司

23

中上汽车有限公司

24

青岛海隆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25

湖南恒润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26

广东云山汽车有限公司

27

山东丽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28

重庆五洲龙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29

一汽(四川)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30

四川国宏汽车有限公司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工信部拟取消30家企业的生产资质,无疑为国内梳理生产资质、整治散乱的局面打响了第一枪。


这些车企为何获取资质却不生产?


在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上述车企在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后,并非没有产品,而是在研发中落后于新的产品标准,迟迟未能进入产品目录,导致生产的脱节。


记者梳理华晨汽车产品时发现,华晨汽车此前曾生产过金杯大海狮纯电动车,和中华HEV等车型并在沈阳等地销售过。近年来,华晨在新能源领域的步伐停滞下来。


据一位接近华晨企业人士透露,华晨汽车在新能源汽车方面都采取自主研发,包括电机、电池等电动汽车的主要部件都是由内部团队研发。但是,由于近两年内,华晨企业都在忙于内部整合,将金杯品牌与雷诺合资,仅保留中华品牌。


与此同时,研发部门将大量的资金用于中华V6、V7的研发上面,导致对新能源产品的投入很少,错失了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发展机会。


在国家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背景下,许多汽车企业在最初制度还不完善时便拿到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然而,“占坑”后的一些企业并没有积极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生产,而是将“底牌”藏在手中。


同时,新标准也在不断的催促企业加快研发速度。


据了解,近年来工信部按照新补贴政策中的技术指标,对已列入前期目录的车型进行了审查和筛选。


按照旧政策标准发布的2017年第1-12批及2018年第1-4批《推荐车型目录》(以下简称“旧目录”)被废止,而上述16批目录涉及的3716个车型只有有1977个车型进入新目录,有1739个车型被淘汰。


2017年废止了2016年的旧目录,而新标准出台后,2018年又有新的目录出台。因此,企业的车型没有进入目录,自然无法继续生存,停产也在意料之中。


取消资质 打响整治新能源车散乱局面第一枪


工信部此次整治新能源汽车拟取消部分生产企业的生产资质,无疑与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散乱有关。


据了解,我国新能源汽车从产业来看,产业比较分散,产品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缺少明星车型和国际高端品牌。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在世界领先,但新能源汽车却分散在200多家汽车企业。


资料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连续三年产销量全球第一,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总量超过180万辆。2018年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将产生40%-50%的增速,全年新能源车销量或将超过100万辆。


然而,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已经相当严重。2015-2017年6月底,国内已经落地的新能源整车项目超过了200个,各类车企已经公开的新能源汽车产能规划超过2000万辆,是《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设定目标的10倍。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获取独立新建纯电动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有15家,双资质的纯电动汽车企业仅有7家。从今年起政策补贴逐渐退出,直至2020年全部退出。


这也意味着留给车企的窗口期不多了。另一方面,目前在等待资质的企业有200多家,在排队过程中这些企业仍要保证资金与人力投入。


有专家表示,面对新能源产量过剩,适时的清理将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更加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竞争环境。而腾出来的生产资质,也将给后来者留下了发展机会。



综合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网站、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北京商报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学习点干货,了解点套路,扫码关注↓↓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吃瓜网站。 吃瓜网站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